13听书网免费提供刘立福作品《聊斋之陈云牺(残20分钟)》评书最新章节在线MP3试听。登陆账号  |  用户注册
  • 相声戏曲
  • 综艺娱乐
  • 百家讲坛
  • 网游竞技
  • 官场商战
  • 人物传记
  • 通俗文学
  • 其他有声
  • 完本小说
  • 繁体版
  • 首页  »  长篇评书  »   聊斋之陈云牺(残20分钟)
    完结

    聊斋之陈云牺(残20分钟)评书

    类型:长篇评书
    状态:已完结
    作者:刘立福  
    更新:2021-04-18 23:04
    演播:刘立福  
    立即收听收藏小说评论本书

    内容介绍:

      原文:真毓生,楚夷陵人,孝廉之子。能文,美丰姿,弱冠知名。儿时,相者曰:后当娶女道士为妻。父母共以为笑。而为之论婚,低昂苦不能就。生母臧夫人,祖居黄冈,生以故诣外祖母。闻时人语曰:黄州‘四云’,少者无论。盖郡有吕祖庵,庵中女道士皆美,故云。庵去臧氏村仅十余里,生因窃往。扣其关,果有女道士三四人,谦喜承迎,仪度皆洁。中一最少者,旷世真无其俦,心好而目注之。女以手支颐,但他顾。诸道士觅盏烹茶。生乘间问姓字。答云:云栖,姓陈。生戏曰:奇矣!小生适姓潘。陈赪颜发颊,低头不语,起而去。少间,瀹茗,进佳果。各道姓字:一,白云深,年三十许;一,盛云眠,二十以来;一,梁云栋,约二十有四五,却为弟。而云栖不至。生殊怅惘,因问之。白曰:此婢惧生人。生乃起别,白力挽之,不留而出。白曰:而欲见云栖,明日可复来。生归,思恋綦切。次日,又诣之。诸道士俱在,独少云栖,未便遽问。诸女冠治具留餐,生力辞,不听。白拆饼授箸,劝进良殷。既问:云栖何在?答云:自至。久之,日势已晚,生欲归。白捉腕留之,曰:姑止此,我捉婢子来奉见。生乃止。俄,挑灯具酒,云眠亦去。酒数行,生辞已醉。白曰:饮三觥,则云栖出矣。生果饮如数。梁亦以此挟劝之,生又尽之,覆琖告辞。白顾梁曰:吾等面薄,不能劝饮,汝往曳陈婢来,便道潘郎待妙常已久。梁去,少时而返,具言:云栖不至。生欲去,而夜已深,乃佯醉仰卧。两人代裸之,迭就淫焉。终夜不堪其扰。天既明,不睡而别,数日不敢复往,而心念云栖不忘也,但不时于近侧探侦之。一日,既暮,白出门,与少年去。生喜,不甚畏梁,急往款关。云眠出应门,问之,则梁亦他适。因问云栖。盛导去,又入一院,呼曰:云栖!客至矣。但见室门閛然而合。盛笑曰:闭扉矣。生立窗外,似将有言,盛乃去。云栖隔窗曰:人皆以妾为饵,钓君也。频来,身命殆矣。妾不能终守清规,亦不敢遂乖廉耻,欲得如潘郎者事之耳。生乃以白头相约。云栖曰:妾师抚养。即亦非易,果相见爱,当以二十金赎妾身。妾候君三年。如望为桑中之约,所不能也。生诺之。方欲自陈,而盛复至,从与俱出,遂别归。中心怊怅,思欲委曲夤缘,再一亲其娇范,适有家人报父病,遂星夜而还。无何,孝廉卒。夫人庭训最严,心事不敢使知,但刻减金赀,日积之。有议婚者,辄以服阕为辞。母不听。生婉告曰:曩在黄冈,外祖母欲以婚陈氏,诚心所愿。今遭大故,音耗遂梗,久不如黄省问;旦夕一往,如不果谐,从母所命。夫人许之。乃携所积而去。至黄,诣庵中,则院宇荒凉,大异畴昔。渐入之,惟一老尼炊灶下,因就问。尼曰:前年老道士死,‘四云’星散矣。问:何之?曰:云深、云栋,从恶少去;向闻云栖寓居郡北;云眠消息不知也。生闻之悲叹。命驾即诣郡北,遇观辄询,并少踪迹。怅恨而归,伪告母曰:舅言:陈翁如岳州,待其归,当遣伻来。逾半年,夫人归宁,以事问母,母殊茫然。夫人怒子诳;媪疑甥与舅谋,而未以闻也。幸舅出,莫从稽其妄。夫人以香愿登莲峰,斋宿山下。既卧,逆旅主人扣扉,送一女道士,寄宿同舍,自言:陈云栖。闻夫人家夷陵,移坐就榻,告愬坎坷,词旨悲恻。末言:有表兄潘生,与夫人同籍,烦嘱子侄辈一传口语,但道其暂寄栖鹤观师叔王道成所,朝夕厄苦,度日如岁。令早一临存;恐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夫人审名字,即又不知。但云:既在学宫,秀才辈想无不闻也。未明早别,殷殷再嘱。夫人既归,向生言及。生长跪曰:实告母:所谓潘生,即儿也。夫人既知其故,怒曰:不肖儿!宣淫寺观,以道士为妇,何颜见亲宾乎!生垂头,不敢出词。会生以赴试入郡,窃命舟访王道成。至,则云栖半月前出游不返。既归,悒悒而病。适臧媪卒,夫人往奔丧,殡后迷途,至京氏家,问之,则族妹也。相便邀入。见有少女在堂,年可十八九,姿容曼妙,目所未睹。夫人每思得一佳妇,俾子不怼,心动,因诘生平。妹云:此王氏女也,京氏甥也。怙恃俱失,暂寄此耳。问:婿家谁?曰:无之。把手与语,意致娇婉,母大悦,为之过宿,私以己意告妹。妹曰:良佳。但其人高自位置;不然,胡蹉跎至今也。容商之。夫人招与同榻,谈笑甚欢;自愿母夫人。夫人悦,请同归荆州;女益喜。次日,同舟而还。既至,则生病未起,母欲慰其沉痾,使婢阴告曰:夫人为公子载丽人至矣。生未信,伏窗窥之,较云栖尤艳绝也。因念:三年之约已过,出游不返,则玉容必已有主。得此佳丽,心怀颇慰。于是冁然动色,病亦寻瘳。母乃招两人相拜见。生出,夫人谓女:亦知我同归之意乎?女微笑曰:妾已知之。但妾所以同归之初志,母不知也。妾少字夷陵潘氏,音耗阔绝,必已另有良匹。果尔,则为母也妇;不尔,则终为母也女,报母有日也。夫人曰:既有成约,即亦不强。但前在五祖山时,有女冠问潘氏,今又潘氏,固知夷陵世族无此姓也。女惊曰:卧莲峰下者母耶?询潘者,即我是也。母始恍然悟,笑曰:若然,则潘生固在此矣。女问:何在?夫人命婢导去问生,生惊曰:卿云栖耶?女问:何如?生言其情,始知以潘郎为戏。女知为生,羞与终谈,急返告母。母问其何复姓王。答云:妾本姓王。道师见爱,遂以为女,从其姓耳。夫人亦喜,涓吉为之成礼。先是,女与云眠俱依王道成。道成居隘,云眠遂去之汉口。女娇痴不能作苦,又羞出操道士业,道成颇不善之。会京氏如黄冈,女遇之流涕,因与俱去,俾改女冠装,将论婚士族,故讳其曾隶道士籍。而问名者,女辄不愿,舅及妗皆不知其意向,心厌嫌之。是日,从夫人归,得所托,如释重负焉。合卺后,各述所遭,喜极而泣。女孝谨,夫人雅怜爱之;而弹琴好弈,不知理家人生业,夫人颇以为忧。积月余,母遣两人如京氏,留数日而归,泛舟江流,欻一舟过,中一女冠,近之,则云眠也。云眠独与女善。女喜,招与同舟,相对酸辛。问:将何之?盛云:久切悬念。远至栖鹤观。则闻依京舅矣。故将诣黄冈,一奉探耳。竟不知意中人已得相聚。今视之如仙,剩此漂泊人,不知何时已矣!因而欷歔。女设一谋:令易道装,伪作姊,携伴夫人,徐择佳耦。盛从之。既归,女先白夫人,盛乃入。举止大家;谈笑间,练达世故。母既寡,苦寂,得盛良欢,惟恐其去。盛早起,代母劬劳,不自作客。母益喜,阴思纳女姊,以掩女冠之名,而未敢言也。一日,忘某事未作,急问之,则盛代备已久。因谓女曰:画中人不能作家,亦复何为。新妇若大姊者,吾不忧也。不知女存心久,但惧母嗔。闻母言,笑对曰:母既爱之,新妇欲效英、皇,何如?母不言,亦冁然笑。女退,告生曰:老母首肯矣。乃另洁一室,告盛曰:昔在观中共枕时,姊言:‘但得一能知亲爱之人,我两人当共事之。’犹忆之否?盛不觉双眦荧荧,曰:妾所谓亲爱者,非他:如日日经营,曾无一人知其甘苦;数日来,略有微劳,即烦老母恤念,则中心冷暖顿殊矣。若不下逐客令,俾得长伴老母,于愿斯足,亦不望前言之践也。女告母。母今姊妹焚香,各矢无悔词,乃使生与行夫妇礼。将寝,告生曰:妾乃二十三岁老处女也。生犹未信。既而落红殷褥,始奇之。盛曰:妾所以乐得良人者,非不能甘岑寂也;诚以闺阁之身,腆然酬应如勾栏,所不堪耳。借此一度,挂名君籍,当为君奉事老母,作内纪纲,若房闱之乐,请别与人探讨之。三日后,幞被从母,遣之不去。女早诣母所,占其床寝,不得已,乃从生去。由是三两日辄一更代,习为常。夫人故善弈,自宴居,不暇为之。自得盛,经理井井,昼日无事,辄与女弈。挑灯瀹茗,听两妇弹琴,夜分始散。每与人曰:儿父在时,亦未能有此乐也。盛司出纳,每记籍报母。母疑曰:儿辈常言幼孤,作字弹棋,谁教之?女笑以实告。母亦笑曰:我初不欲为儿娶一道士,今竟得两矣。忽忆童时所卜,始信定数不可逃也。生再试不第。夫人曰:吾家虽不丰,簿田三百亩,幸得云眠纪理,日益温饱。儿但在膝下,率两妇与老身共乐,不愿汝求富贵也。生从之。后云眠生男女各一;云栖女一男三。母八十余岁而终:孙皆入泮;长孙,云眠所出,已中乡选矣。白话文:真毓生,是湖北夷陵人,举人的儿子。他文章写得好,长得又俊雅潇洒,少年时就出了名。还是孩子时,有个相面的见了他说:以后当娶女道士为妻。真生的父母听了都以为是笑谈。但真生长大后,虽多方提亲,却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真生的母亲臧夫人,娘家是黄冈的。这天,真生因为有事去拜见外祖母。到了黄冈,听人都在传说黄州‘四云’,少者无伦。原来,本郡有座吕祖庵,庵中的女道士们都长得很美,所以有这种说法。吕祖庵距臧家村仅十几里路,真生便偷偷跑了去想见识见识。到了吕祖庵,敲敲门,果然有三四个女道士出来迎接,都很整洁漂亮。其中一个最年轻的,真是绝代佳人,无与伦比。真生一见钟情,目不转睛地盯着她。那少女手托香腮,只是看着别处。女道士们都去煮茶、找茶碗去了。真生乘机问少女的姓名,少女回答说:叫云栖,姓陈。真生开玩笑说:太巧了!我正好姓潘。云栖听了,羞红了脸颊,低下头默默不语,接着起身走了。不一会儿,女道士们煮了茶来,又端上水果,各自介绍了自己的姓名。一个叫白云深,三十多岁;一个叫盛云眠,二十来岁;另一个叫梁云栋,二十四五,却是妹妹。只是陈云栖没来。真生心中怅惘,便问云栖哪去了。白云深说:这丫头怕生人。真生便起身告辞。白云深极力挽留,真生不听,走出门去。白云深说:如想见云栖,明天可再来。真生回去后,非常想念陈云栖。第二天,又去吕祖庵拜访。女道士们都在,惟独不见陈云栖,真生也不好马上便问。女道士们摆下饭菜,留真生吃饭。真生极力推辞,道士们不听。白云深掰开一块饼,又塞给他一双筷子,殷勤地劝着。吃完饭,真生说:云栖在哪里?回答说:她自己会来的。过了很久,天已晚了,真生想回去。白云深拉住他的胳膊,说:再待会儿,我去把那丫头捉来见你!真生便不走了。一会儿,白云深挑着灯笼,摆上酒菜,这时盛云眠也走了。酒过数巡,真生推辞说醉了。白云深说:喝三杯,云栖就出来了。真生便喝了三杯。梁云栋也以此要挟,真生又喝了三杯。喝完,倒扣过酒杯,告辞要走。白云深看着梁云栋说:咱俩的面子小,不能劝客人多喝点。你去拖陈丫头来,就说潘郎等妙常已经很久了!,梁云栋离去,不一会儿又回来了,说:云栖不来!真生想走,但夜已深,便假装醉了,仰面睡下。白、梁二人替他脱光了衣服,轮番凑上去行淫。真生终夜不堪骚扰,天刚亮,便立即走了。此后,一连好几天,不敢再去吕祖庵。但心里仍念念不忘云栖,只好不时在吕祖庵附近探视云栖的行踪。一天,天已黑了。真生见白云深跟着一个少年男子走了,非常高兴。他不太怕梁云栋,便急忙去敲门;盛云眠答应着出来开了门,真生一问,梁云拣也出去没回来,便问云栖在不在。盛云眠领着他又进入一个小院,呼唤说:云栖,来客人了!只见云栖的房门砰地一声关上了。盛云眠笑着说:关门了!真生站在窗外,像有话要说,盛云眠便走了。云栖隔着窗对真生说:她们拿我作钓饵,在钓你上钩呢!你再来,性命难保!我虽然不能守一辈子清规,可也不敢丧尽廉耻。我想得到一个真正像潘郎那样的人侍奉他!真生发誓要跟她白头到老,云栖说:我师傅抚养我很不容易,你如果真的爱我,就用二十两银子赎我出去。我等你三年。如指望跟我幽会偷情,绝对办不到!真生答应了。正想再倾吐心曲,盛云眠又来了。真生只得跟着她出去,告辞回去了。心中惆怅,想再想方设法,亲眼看看云栖,正巧老家来人,告诉他父亲病危。真生连夜奔回。不久,真举人便去世了。臧夫人家教很严,真生不敢让母亲知道自己的心事,只是减扣自己的花销,天天攒钱。有来拉亲的,真生就以给父亲服孝为由推辞。母亲不听,真生婉转地告诉母亲说:上次在黄冈,外祖母想给我提一个姓陈的姑娘,我很愿意。因为家中遭了这次变故,跟黄冈久不通音讯,很久没再去问这事了。等我再去一趟,如这事不成,再听凭母亲吩咐!藏夫人答应了。真生便携带着自己的积蓄上了路。到了黄冈,真生径直去了吕祖庵。只见院宇颓败,一片荒凉,跟原先大不相同。真生慢慢走进去,见只有一个老尼姑正在做饭,真生便上前询问。老尼姑说:前年老道士死了,‘四云’早已散了。真生问:到哪里去了?回答说:云深、云栋跟恶少走了;云栖听说寄住在郡北;云眠不知下落。真生听了,悲叹不已。便又赶到郡北,碰到庙观就打听,却没有一点云栖的踪迹。真生只得惆怅地返回家,骗母亲说:舅父说:陈老翁到岳州去了,等他回来,就派仆人来告知。半年后臧夫人回娘家探亲,问母亲这件事,她母亲却茫然不知。臧夫人大怒,知道儿子在撒谎。臧老太太却怀疑外甥孙子跟他舅父有商量,只是没告诉自己。幸亏真生的舅父出了远门,没法对证。臧夫人到莲峰烧香还愿,在山下住宿。睡下后,店主人又来敲门,送进来一个女道士,同宿一屋。女道士自称叫陈云栖,听臧夫人说家是夷陵的,云栖就搬过座位,挨着夫人讲诉起自己的坎坷遭遇,言词神情悲伤凄恻。最后又说:我有个姓潘的表兄,跟夫人是同一个地方的。麻烦夫人托您的子侄们去告诉他,就说我现在暂住在栖鹤观师叔王道成处,天天受苦,度日如年,让他早点来看看我。不然恐怕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就难以见面了。臧夫人询问潘生的名字,云栖却不知道,只是说:他既然在学宫读书,那些秀才们一定听说过他。第二天,天还没亮,云栖早早告辞,又再三嘱咐臧夫人不要忘了。臧夫人回家,跟儿子提起这事。真生跪在地上说:实话告诉母亲:那个潘生,就是儿子!臧夫人问知缘故,大怒地说:不肖之子!在尼姑观行淫,以女道士为妻,传出去还有什么脸见亲戚朋友!真生耷拉着脑袋,一句话不敢说。正好真生要到郡城考试,便偷偷地租了船去访王道成。赶到栖鹤观,得知云栖已于半月前出游,一去不回。真生回到家中,郁郁不乐,接着便病了。正赶上真生的外祖母去世了。臧夫人回去奔丧。出殡后回家的路上迷了路,来到一个姓京的人家,一打听,还是自己的族妹家。京家请臧夫人进屋。臧夫人见到堂屋内有个少女,约十八九岁,长得秀雅无比,真是从没见过这样漂亮的少女。臧夫人常想找个美丽的儿媳,好安慰儿子,见了这个少女,不禁心动,便打听她的情况。族妹说:这是王家的女儿,京家的外甥女。双亲都已去世,暂时寄居在这里。臧夫人问:婆家是哪里?族妹回答说:还没有。臧夫人握着那少女的手跟她说了几句话,见她神情娇婉,心中更加高兴。便在京家住了一晚,私下把自己的意思告诉了族妹。族妹说:这事很好。只是这姑娘自视很高;不然,怎会拖到现在还没婆家。容我慢慢和她商量。臧夫人叫过少女同床而睡,二人又说又笑,十分高兴。少女自愿认臧夫人为母,夫人欢喜,请她同去荆州。少女更加高兴。第二天,臧夫人带着少女同船返回。到家后,真生仍然卧病在床。母亲想安慰安慰他,让丫鬟悄悄地去告诉他说:夫人给公子带了个美人来!真生不信,趴在窗子上往外瞅了瞅,果然见一个少女,生得比云栖还要美丽十分。心中想道:三年之约已经过去,既然出游一去不返,肯定有了新意中人。现在得到这样一个美人,倒也足慰平生。于是喜笑颜开,病也好像一下子好了。母亲招呼真生和少女见过面,真生便出去了。臧夫人对少女说:你知道我让你一同来的意思吗?少女微笑着说: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之所以愿意一同来的本意,母亲却不知道。我小的时候和夷陵人潘生订了亲。后来音讯隔绝,想必他早已另娶。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做婆媳;不然,我们仍然做母女。臧夫人说:既然早有婚约,当然不能勉强。只是前些年我在五祖山时,就有个女道士打听潘生;现在又是潘生,可夷陵的世族大家并没有姓潘的。少女惊讶地问:那次在莲峰下住宿的,是母亲吗?打听潘生的那个女道士就是我啊!臧夫人恍然大悟,笑着说:如是这样,那么潘生早就在这里了!,少女问:在哪里?夫人命丫鬟领着她去问真生。真生大惊,问:你是云栖?少女问:你怎么知道的?真生讲了实情,说当初冒姓潘是跟她开了个玩笑。少妇知道潘生就是真生,害羞地不说话了,忙回去告诉了夫人。夫人问道:你怎么又姓了王呢?云栖回答说:我本姓王。我的师傅很喜欢我,认了我作女儿,我便改姓了师傅的姓。臧夫人也很高兴,择了吉日为儿子和云栖成了亲。原来,云栖和云眠当初都去投奔了王道成。因为王道成住处狭窄,云眠便又去了汉口。云栖娇弱,不能劳作,又害羞再去当道士,王道成很不耐烦。正好碰上亲戚京氏去黄冈,云栖哭着讲了自己的遭遇,京氏便带着她一同回了家,让她换下道士的服装还了俗。因为要给她向大户人家提亲,所以忌讳提起她当过道士。但是有来提亲的,云栖都不愿意。舅父、舅母摸不透她的心思,心里十分厌烦她。由于这次偶然的机会,云栖得以跟臧夫人回到夷陵,最终找到自己的归宿,她如释重负。成亲后,真生和云栖各自述说了自己的遭遇,都欢喜得流下了眼泪。云栖为人孝顺勤谨,臧夫人非常爱怜她。但云栖喜好的是弹琴下棋,不会料理家务,臧夫人很感忧愁。一个多月后.臧夫人让真生夫妻俩去京氏家拜访。两人住了几天才往回走。船行江中,见另一只船很快地驶过,船上有个女道士。靠近一看,原来是云眠!云眠惟独和云栖要好。云栖见了她非常高兴,让她到自己船上来,二人相对心酸。云栖问:你要到哪里去?盛云眠说:很久以来,我一直想着你,特地去栖鹤观寻找;听说你又去投奔京氏舅舅了,我所以要去黄冈,想去探望你,竟不知你跟意中人已经团聚!现在看你像仙女一样,只剩我一人到处漂泊,真不知何时算了?说着,泪流不止。云栖想出一个主意:让云眠换下道士装,假称是自己的姐姐,将她先带回家中陪伴夫人,再慢慢寻找个好丈夫。盛云眠听从了。回家后,云栖先去禀报过夫人自己的姐姐来了,盛云眠才进家。只见她举止端庄,有大家风度,言谈笑语,老练世故。臧夫人守寡已很久,很感苦寂,见了盛云眠,非常高兴,惟恐她马上就走了。第二天,云眠早早就起来,替夫人操劳,不把自己看作是客人。母亲更加欢喜,心中便暗想再为儿子娶了盛云眠,以掩饰儿媳的道士身份——她却不知道云眠也是道士。臧夫人尽管有了这心思,但还没敢直接说。一天,臧夫人忽然想起忘了一件事没做,急忙问时。云眠早已给办妥了。夫人便对云栖说:即使长得像画上的人,但不会治家,又有什么用?新媳妇能像你姐姐这佯,我就不用担忧了。夫人不知云栖也早就有这个心思了,只是怕母亲嗔怪,没敢说。听了母亲这样说,便笑着回答说:母亲既然喜爱她,我想效法女英、娥皇二女同侍大舜的故事,怎么样?母亲没说活,笑了笑。云栖退下,告诉真生说:老母已经点头了!于是另准备了一间干净屋子,云栖又去对云眠说:过去我们在观中同床共宿时,姐姐曾说:‘只要能得到一个亲爱知己的人,我们两人共同服侍他。’你还记得吗?云眠听了,不觉双眼蒙上了泪光,说:我所谓的亲爱之人,不指别的:过去我天天劳作,并无一人知道我的甘苦;几天来,我不过稍操劳了一下,就烦老母挂念体恤,这一冷一暖,我怎能不明白!如果不下逐客令撵我走,能让我长伴老母,我便很满足了,并不敢希望能实现过去说过的话。云栖告诉了母亲,母亲便命姐妹俩焚香发誓,永不后悔。接着就让真生和云眠行了夫妇礼。同床时,云眠告诉真生说:我是二十三岁的老处女。真生还不太相信。既而下红沾湿了褥子,真生才大感惊奇。盛云眠说:我之所以想找个丈夫,并不是耐不得女尼观中的寂寞;实在是因为拿自己的清白身子,像妓女一样应酬客人,令人不能忍受!我借和你这一次欢会,以明确我是属于你的人。今后我只愿代你服侍老母,料理家务。像那闺房之乐,请你跟别的人一块去探讨。三天后,云眠便抱着被子去找老母,让她回去也不回。云栖便早早地到母亲处占了她的床,云眠迫不得已,只得跟真生去睡。从此,隔两三天,两人就更换一次。臧夫人本来很会下棋,自从守了寡,便没心思再下了。盛云眠来了后,一切家务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夫人白天没事,常常和云栖下棋;晚上就挑灯品茶,听两个儿媳妇弹弹琴,到半夜才散。常常对人说:孩子的父亲活着时,我都没现在这么快活!盛云眠掌管帐簿和钱财,每次记完帐,都要报告老母。老母怀疑地说:你们姐妹俩都说自小就成了孤儿,那么记帐、弹琴都是跟准学的?云眠实说了自己的道士身分,母亲也笑着说:起初我不想给儿子娶个女道士,现在竟娶了两个!忽然想起儿子小时算的卦,才相信命中注定,运数难逃。后来,真生又去考了次试,仍没考中。夫人说:我们家虽不富裕,也有薄田三百亩。多亏云眠经营料理,生活越来越好过。儿只管在我膝下,领着两个媳妇跟我共乐,不愿意你去求什么富贵!真生听从了。后来,云眠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云栖生了三男一女。母亲八十多岁时才去世,这时孙子都成了秀才,其中长孙是云眠生的,已经考中了举人。

    最新列表

    • 2021-04-1811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本书暂无评论,快来抢占第一条评论吧

    听过“聊斋之陈云牺(残20分钟)评书”的人还听过

    • 乾隆皇帝第1卷
      雍正死于非命,乾隆即位。乾隆时年二十五岁,风华正茂。他心怀大志,一心开创清王朝盛世。他胸有谋略,推行以宽为政的施政方略;革除前朝苛严弊政,纠正雍正钦定错案;整顿吏治,连惩几位贪赃大臣。他潇洒飘逸,风流倜傥,是一位多情的帝王。为和有夫之妇私通,他把棠儿的丈夫傅恒调离京师。后来发现傅恒的治国天能,又毅然与棠儿断绝私情,将傅恒调回京城,委以重任。作品写得起伏跌宕,妙趣横生,发人深省,对历史上几位文化名人纪晓岚、曹雪芹等也写得栩栩如生。
      演播:赵维莉
    • 神雕侠侣
      《神雕侠侣》是金庸所著的武侠小说,作于1959年。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第二部,现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上承《射雕英雄传》,下接《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创作上的一个里程碑。南宋末年,江南少年杨过自小父母双亡,被父亲生前结义兄弟、江湖上有名的大侠郭靖夫妻收养。杨过个性倔强,脾气顽劣,因和武敦儒、武修文发生冲突,用欧阳锋所传武功蛤蟆功将一人打伤而为柯镇恶所不容,无奈之下,郭靖唯有把杨过送到当时号称天下武学正宗的全真派去学武。然而全真教教规森严,天性叛逆的杨过偏生又拜了心地狭窄的小人赵志敬为师,在教中吃尽苦头,忍无可忍,终于逃出全真教,被追打之下慌不择路,无意中逃进了活死人墓。活死人墓中隐居着一位少女,此女便是神雕女主角小龙女。她从小就生活在活死人墓中,武功高强,但却不谙世事。孙婆婆临死前央求她收留杨过,最终她收留了杨过,并且收他为徒。从此师徒二人在墓中一起练武、一起长大,渐生情愫,如此这般度过了两年幸福时光。不过,不谙世事的两人却都不知道这就是世间至纯至真的爱情。后来小龙女的师姐李莫愁前来抢夺玉女心经,两人被迫走出墓中。小龙女却因被全真教尹志平(2003版本里改为甄志炳)玷污,误以为是杨过,杨过懵然无知,愤而出走。杨过四处寻找小龙女,在寻找小龙女的过程中,遇上别的女子,从别的女孩对自己的情愫中,杨过才恍然明白小龙女对自己的感情,终于明白了爱情的味道。因为蒙古铁骑即将南下,中原武林大会,要结盟对抗蒙古人,却被蒙古国师金轮法王一伙人前来挑战,郭靖等人因对方接连使用卑鄙手段而陷入窘境,关键时刻,小龙女和杨过无意中卷入纷争,打败了金轮法王。郭靖等人佩服感谢小龙女,更为杨过骄傲,郭靖甚至要把自己亲生女郭芙许配杨过,但是杨过非但拒绝了这门亲事,反而说要娶小龙女为妻。此言一出,众人大惊:宋朝礼教森严,师徒通婚乃是大逆不道。二人爱情不能为这世俗所容。小龙女知道自己和杨过的爱情让杨过被众人唾弃,为了杨过能够被郭靖等人接受,她黯然离去,后来练功时因思念杨过走火入魔,却被绝情谷主所救,绝情谷主也被小龙女深深迷住,要娶她为妻,心如死灰的小龙女答应了。就在小龙女出嫁前夕,杨过找到了绝情谷中来,二人相逢,顿时爱情之火不可遏制,小龙女知道杨过对自己的感情始终未变,于是拒绝了绝情谷主的婚约,绝情谷主情急之下,用绝情谷独有的情花刺伤杨过,唯一能够解毒的办法,就是谷中特有的绝情丹。绝情谷主原来想以此胁迫二人,没有想到,却引出了自己的原配妻子:原来谷主当年把自己妻子裘千尺推下山崖,裘千尺一直没死,要找自己丈夫报仇,她趁机铲除了谷主,但是却只给杨过一半解药:她要杨过杀了郭靖夫妻,给自己报仇,自己才会给他另一半解药。在此之前,杨过在找寻小龙女过程中,发现自己父亲的死亡真相:原来自己父亲竟然是被郭靖夫妻杀死!其实当年杨过父亲勾结奸人,卖国求荣,实乃不忠不义不仁的小人,后因设计杀害郭靖五位师父而又被黄蓉揭穿真相,意欲杀黄蓉灭口却无意打中黄蓉软猬甲上的蛇毒,毒发身亡。杨过听傻姑之言认定郭靖黄蓉就是杀父凶手,一心要杀死郭靖为自己父亲报仇。蒙古大军围攻襄阳,郭靖带领各方援军守住襄阳城,由于他的武功卓绝和领导才能,成为了襄阳城的中流砥柱,挡住了蒙古大军。杨过原本怀着杀死郭靖的心态而来,却在接触的过程中被郭靖的凛然大义和开阔襟怀感染,最后,在关键时刻不仅没有杀郭靖,反而在千军万马之中救了郭靖。郭靖女儿郭芙误会杨过,一剑砍去了他一支胳膊,杨过断臂昏迷,醒来时机缘巧合,偶遇前辈高人遗留的一只神雕,并在神雕帮助下,武功修为大进。此时小龙女发现了当时自己是被尹志平奸污,千里追杀尹志平,被全真教几大高手联手一击,打成重伤,杨过赶来,出手救了小龙女,小龙女已经是奄奄一息,内伤太重,无法医治……杨过给弥留之际的小龙女穿上新娘的凤冠霞帔,二人成亲。后两人赶到绝情谷,几经争斗终于得到绝情丹,但杨过却因小龙女伤重不治而弃丹不食,小龙女自知伤重不治,怕杨过伤心陪自己一起死,于是在绝壁下留书:十六年后相会。自己毅然跳进了万丈深渊!杨过醒来,发现小龙女不在,一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众人为了安慰杨过,说是小龙女被一个世外高人带走,十六年后会回来跟他相见。杨过半信半疑,决定等待小龙女十六年。在这十六年间,杨过得到神雕的指导,武功大进。杨过每每在怒涛中练功,终于自创得一门绝学——黯然销魂掌。杨过与神雕亦师亦友,杨过驾乘神雕行侠仗义,得到神雕大侠的称号。十六年后,杨过已经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大侠,因为他总是带着那只神雕,江湖上都称之为神雕侠,虽然名满江湖,杨过却一直深居简出,默默等待着和小龙女重逢的日子。而郭靖黄蓉的二女儿——郭襄已经长大成人,并与神雕侠结缘。在和小龙女分手十六年后,杨过来到当时小龙女刻字的地方,守候了整整一天一夜,小龙女没有出现,杨过知道小龙女不会再出现,自己十六年的守候不过是一场空,在一夜之间,鬓发尽白!杨过绝望,纵身跳入万丈深渊!在深渊水下,杨过发现了一条狭窄的通道,游过通道,他找到了在这里隐居了十六年的小龙女!原来小龙女也是投崖未死,无意中进入这个洞天福地,但是却没有办法再出去,于是一直在谷底隐居,二人十六年后重逢,无限欣喜……杨过带着小龙女离开深渊,前往襄阳。此时的襄阳已经被蒙古大军围攻十六年,蒙古大汗御驾亲征,要攻下襄阳。金轮国师挟持郭靖小女儿郭襄,要挟郭靖入他圈套束手就缚,郭靖不愿因小女儿之事而断送襄阳满城百姓,一时陷入窘境,此时神雕侠侣翩然出现,杨过以高强武功,先在高台上击败金轮法王,随后在万军之中以小石子击杀蒙古大汗,蒙古大军顿时崩溃,解了襄阳十六年的围困。经此一役,神雕侠侣天下扬名。随后杨过夫妇及郭靖夫妇等人赴华山进行第三次华山论剑,选出了新五绝(金庸新五绝)。之后,杨过带着小龙女飘然隐退终南山,过着不为人知的生活,只留下神雕侠侣的传奇在世间流传…
      演播:张少佐
    • 寻秦记
      《寻秦记》为香港著名武侠宗师黄易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历史穿越小说的鼻祖。全书叙事为第三人称,共二十五卷。这本小说叙事结构宏大,人物塑造丰满而深具魅力;并且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堪称是新武侠小说中的佳作。来自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陆特种部队的精锐战士项少龙成了国家科技院时空实验的白老鼠,被送回公元前的战国时代;可是时空机器发生了毁灭性的大爆炸,所有参与的科研人员均灰飞烟灭。项少龙则流落到两千年前的中国最动荡和变化急剧的时代里。于是寻找秦始皇变成他唯一留在战国时代的目的,只有成为当时这个战国时代的强者才能保证自己生存下来。于是项少龙最先到达赵国并通过过人的武功和智慧逐步踏入赵国贵族圈子,然后与赵国执政赵穆展开了官场和情场上的勾心斗角。项少龙虽风流而不下流,虽多情而重情;他流连于花丛中,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如鱼得水;然而在遭到赵穆等人的数次算计后项少龙密谋逃往秦国,并把其义子小盘伪装成了后来的秦始皇嬴政……项少龙为了帮助嬴政对内剿除权奸吕不韦、嫪毐,对外一统六国,在血与火的战场以及人心险恶的官场上出生入死,与七国的权贵展开了一场场尔虞我诈、明枪暗箭的生死争斗。最终,项少龙帮助嬴政击溃了吕不韦等人的势力集团,然而,由于小盘身份的泄露,项少龙此时却成了已经成长为一代枭雄的秦始皇的眼中钉……最后,他看透一切,携家眷(纪嫣然、琴清、乌廷芳、赵致)随乌家到塞外居住避世。小说最后是项少龙的儿子项宝儿想改名为项羽。
      演播:粤语 林劲 
    • 九月鹰飞
      “小李飞刀,例无虚发”,昔年小李探花之飞刀绝技名震江湖,其嫡传弟子叶开,深得真传,挟技闯荡江湖,迅即声名鹊起。在这个江湖之中,阴险狡诈时时在上演,而叶开却被搅到其中,被卷入无尽的风波之中,但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这对人经过层层艰难终于真相大白,互定终身.
      演播:孙一
    • 水泊梁山
      全书共计120回,持续更新中。故事从西凉国进贡给宋徽宗一件宝物——紫金八宝夜光壶被高俅事先留下把玩而被盗开始,引出生铁佛盗壶觐见,反被江湖神偷鼓上蚤时迁偷走,开封府误捉河北大名府玉麒麟卢俊义的义子浪子燕青,时迁夜探皇宫、众好汉大闹汴梁、柴进护送出京、卢俊义被陷害、时迁上山报信、梁山好汉劫法场、祝朝奉勾结官府与梁山为敌、时迁偷鸡、宋江三打祝家庄 。评书塑造了以时迁为代表的一群原著中笔墨非常少的小人物。如李衮、马麟、王英等等,为本书增添了许多的喜剧色彩。
      演播:喜马评书馆
    • 水浒传原著
      《水浒传》是根据宋金元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加工编成话本,200多年后,施耐庵根据话本、民间故事、戏曲写出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在我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演播:水青1
    版权及免责声明:
    聊斋之陈云牺(残20分钟)有声小说是由"刘立福  "根据"刘立福"小说《聊斋之陈云牺(残20分钟)》内容演播而来,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版权人所有,本站不参加任何原创录制工作,仅供低音质试听,请下载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此有声书请购买正版高音质,若有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13听书网只是一个免费有声小说在线试听网。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V
  • W
  • X
  • Y
  • Z
  •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蜘蛛协议|联系我们